教学管理

新高考背景下关于高中教学管理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3-04-17 19:12:09 浏览次数:1561

新高考背景下关于高中教学管理的思考

编者按

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改革,承载着广大考生的美好期盼,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对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去年6月,山西省政府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开始全面实施。面对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难免诚惶诚恐、不知所措。3月27日-4月1日,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高中学校管理人员赴武汉开展的研修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对全市各高中教育工作者以新思考、新状态、新作为做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等工作,努力创造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成绩、新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短短六天培训,既有对新高考下学校管理的具体介绍,也有在选课走班管理中的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经验分享;既有重构课程体系的变革性实践,也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与应对策略;既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生涯规划的专业化指导,也有权威专家的高考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深度解读;既有专题论坛,也有实地考察。参训人员收获良多、受益匪浅,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凝聚笔尖、跃然纸上,认真撰写培训心得。现将部分培训心得体会予以刊发,以促进相互交流学习,进一步开阔新视野、提炼新思想、拓宽新思路。

新高考背景下关于高中教学管理的思考

万荣中学    史旭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在实践中的重要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的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高中学校也要基于新的高考政策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克服和改变传统教学管理的劣势和不足,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发布,自此起,上海、浙江率先进行新高考改革试点,推行新高考模式,截至2022年,已有29个省市加入新高考改革的行列。新高考改革有助于高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落实教育公平,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保持教育生态平衡的必然选择。在实施新高考改革期间,我们应将目光聚焦在高中阶段,从内涵到实践总结经验,发掘问题,并从可行的角度进行探究,为改革的发展明晰道路。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学管理

什么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部分。指的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计划、组织、统筹和协调,推动教学过程顺利有序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学管理的重点在教师层面,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的顺利推进。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也应该基于新的高考政策和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现状,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创新,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推进教学活动的健康顺利发展。新高考背景下,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政策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打下基础,还能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学校管理的正常运转。

新时代,新形势,新高考,也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的现实挑战

新高考政策是为了改善现阶段教学的弊端,为了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但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困难,面临诸多现实的挑战。

1.学校发展存在失衡

目前高中教育发展过多强调特色化、多样性,而忽视基础性。教育理论强调 “以人为本”,但将目光完全放在重视人的个性差异上,容易忽视教育本身的基础性,造成学校教育不稳定的特性。新高考制度落实省市存在学科失衡的问题,文理不分科造成教学资源和时间 向重点学科倾斜,以致教学理念与现实教育模式存在冲突 ,无法完全实现制度中的教育公平要求。

2.教师教学压力增大

针对新课标的教材修订,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结构上做出调整 ,加入价值导向,更新呈现方式。多数学校已普遍形成选课走班,但是学生选课情况不具有普遍性,多样的组合方式也考验对应学科教师的适应能力。为建立高中与高校的对接,高中教师承担高校对口专业的专业素养铺垫,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更重要的职业生涯相关引导,从单向知识传授转向兴趣培养,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3.学生适应性要求高

学生备考的时间从高三一年发展为进入高中阶段即开始,考试的战线拉长,学生需要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新高考改革安排。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尚不成熟,不能很好地面对从以往“被动选择”转为“主动选择”的境况。选科带有功利化色彩。新高考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从实际的选科情况来看,学生权衡利弊的选科出现“驱赶效应”,放弃兴趣,选择更容易得分的科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学管理的优化对策

1.理念转变是新高考改革的首要前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当今中国来说,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承载着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在实践中的重要经验总结,又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高考改革万众瞩目,学校转型也势在必行。2014年新高考改革拉开帷幕,2022年我们省也步入了新高考改革的行列。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引发了学校在课程重建、学生评价、教师提升等方面的连锁反应。在此关键历史时刻,如何顺应改革,如何实现“弯道超车”是我们亟待解决和深度思考的问题。我想我们只有追随改革步伐,辨清政策形势,掌握教育趋势,思考应对良策、才能实现教育发展。因此,了解新高考,接受新理念,转换新思维,是学校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获取成功的关键。

作为我们基层学校,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时代命题,我想我们最重要的破题举措就是一定要深刻领悟新高考改革的时代内涵,紧跟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踏踏实实去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战略部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的各项改革举措是扎实有效的。

2.生涯规划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工作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发展需要多维创新、不断摸索。为了保障学生充分掌握此类知识、习得生涯规划技巧,有必要不断丰富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内容。学校可以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方式,深挖学科教育中的生涯规划教育因子,开拓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科内容来源,使生涯规划教育广泛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从学科教育中汲取有力的内容营养;也可以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己所在专业的情况,有充分的生涯规划准备。当然,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只限于课堂内容,还应包含就业实践内容,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相关职业场域,进行短时间的职业实习,切身感受职业,这也对学生后期的职业选择大有裨益。

探索多样化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案。生涯规划本身就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职业选择的多样性,结合学生意愿和职业特点展开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其意愿的生涯规划指导。若想促成良好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实现,就要看到学生在年龄、成长阶段、生活背景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打破单一的生涯规划教育方式,让生涯规划教育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真正服务于每个学生。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求职意愿调查表、职业性格分析量表、多元智能测评活动等,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测评结果有效制订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案。学校在探索多样化的生涯规划教育方案的同时,也要积极搭建职业信息平台,让学生对社会上的职业能够有所了解,也要为学生提供深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接触岗位、了解职业,获得更为直观真切的职业体验。

3.学习创新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选择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大数据正在改变的生活,人工智能的开展从计算机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飞跃,技术对于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上”,在这样的技术社会背景下,活法变—学法变—教法变—学校变,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埋头拉车,还需要抬头看路,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磅文件的出台,如何通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借助信息化推进学校创新落地新高考改革,成为我们基层学校应该关注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学校的学习模式、教学方式和学校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基层学校应该跟紧脚步,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强化应用,筑牢高考改革“技术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生涯发展指导、教师评价、资源评估、高考选课等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工作进行管理,利用软件分析学生的选科方向和学科兴趣,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选科指导和支持。根据意向职业、意向专业和意向学校等,帮助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学习风格、学科兴趣潜能等信息,合理完成高考改革选课任务,指导高一学生选科有序进行。帮助教师利用技术打造新型教学环境,积极融合创新应用实践,探索构建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态,推动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与教学实践的相互融合,助力课堂高效学习。

4.教学管理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学管理是围绕“教学”来展开的。但如果只重教学而不重管理,仍然可以保证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好,但难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新的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和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在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考核指标的选择和确立,一方面,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提高考核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强调管理“以生为本”,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身心健康发展,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教学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深入学生群体,参与教学过程,了解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并真实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和吸收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学活动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教学管理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对高中教师的教学落实情况进行综合性的监督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订更具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培养计划,为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多公共的平台。再者,就是关注各学科课程落实情况、各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和使用情况,并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做好分析、整理和总结。一方面,供教师队伍实现“反思”,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推进教学管理优化,制订出更符合高中学生需求,更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教学管理方式。推进教师成长的同时,将教学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5.教学管理评价体系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工具

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新高考背景下,考核和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要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更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既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又要注重评估后期的工作跟踪和效果监督。尤其是面对叛逆情况比较明显的学生,教师应该更多一些耐心和包容,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而不是过分地指责、否定,甚至忽视。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更全面、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家长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引导家长多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管理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对教学的监督一般都是以开展公开课的形式进行的。其实一定意义上是多名教师或者领导对教师公开课的点评和打分。但公开课并不足以代表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的打分也更多地是走走形式,有效性不足。针对教师的教学监督和评价,学校应该有意识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应该考虑到教师整个学年的备课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师做出更加客观、公平的评价。比如:学校可以制订出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并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用以考评和监督教师每一阶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落实情况,并有所记录和打分。对教师的教学评估是各阶段具体情况和指标的综合评估,既提升了对教师评价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又实现了对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的监督和推动。

同时,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评价理念应该是同步的。家长也应该从单纯注重学生的成绩到能够发现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转变。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充分的关怀和尊重,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进步发展的重要方面。

新的高考政策和教育背景,坚持“以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高中学校的教学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改革和创新。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创新和改革,重视教学评估和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从思想意识和具体行动上,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管理的作用最大化,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